当前位置: 无限 > 正文

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,真的是一败涂地吗?

1894年9月15日,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主力舰队护送淮军刘盛休部12营共计6000余人,乘坐5艘运兵船前往朝鲜。12时50分,当舰队来到毗邻黄海的大东沟时,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期而遇。

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。”双方立即展开了一场激战。经过5个小时的激战,到17时30分为止,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退出战场,这场前所未有的海军大决战宣告结束。

事后,人们在提及这场黄海海战时,总喜欢用“一败涂地”来形容。如果我们详细分析一下,会发现北洋水师的表现和海战的结果,都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差。

首先来看表现。

在黄海海战中,只有济远号巡洋舰率先临阵逃脱,广甲号巡洋舰跟随逃走,其余绝大多数北洋水师军舰都英勇作战,视死如归。

定远号战列舰、镇远号战列舰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,属于敌人重点围攻的对象。这两艘军舰临危不惧,打满全场,成为北洋水师将士坚守战场的“定海神针”。致远号巡洋舰在管带邓世昌的指挥下,全体官兵奋勇杀敌,视死如归,在炮弹打尽的情况下冲向敌人舰船,打算同归于尽,最终被敌击沉。经远号巡洋舰、超勇号巡洋舰被敌人围攻,伤痕累累,依然不肯退出,直至船毁人亡。扬威号巡洋舰被逃跑的济远号巡洋舰误撞,以极为悲烈的方式沉入大海……

在经过5小时激战后,北洋水师各舰船不少都已受伤,炮弹也极度缺乏,又面临着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。可他们并不畏惧,保持着战斗状态。倒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敢恋战,主动撤离战场,结束了黄海海战。

其次再看海战结果。

在舰船损失上,北洋水师一共沉没了4艘舰船,分别是致远号巡洋舰、经远号巡洋舰、超勇号巡洋舰、扬威号巡洋舰。另有1艘广甲号巡洋舰在逃跑途中搁浅,第二天被日本军舰击毁。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有松岛号、吉野号、比睿号、赤城号、西京丸号5艘舰船受重伤,没有1艘舰船被击沉。

从表面上看,北洋水师的战损比远远超过日本海军联合舰队。实际上,北洋水师损失的5艘舰船中,超勇号、扬威号、广甲号都是排水量只有1000多吨的小型舰船,而且船龄都超过了10年,各方面都已老化,速度慢,火力弱,沉没后对北洋水师的整体实力影响不大;倒是致远号和经远号被击沉后,让北洋水师战斗力损失不小。

北洋水师主力战舰定远号战列舰、镇远号战列舰、靖远号巡洋舰、来远号巡洋舰只是受了轻微伤,稍加修复即可恢复战斗力。因此,总体而言,北洋水师没有“伤筋动骨”,仍然有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展开决战的实力。

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方面,虽然没有1艘舰船被击沉,但受创严重。

旗舰松岛号巡洋舰受伤过重,失去了战斗力,修复了两个多月都未能恢复战斗力,不得不改以桥立号巡洋舰作为旗舰。吉野号、赤城、比睿、西京丸均遭受重创,几乎丧失战斗力,与被击沉没有什么两样。

同时,在黄海海战中,中日双方的战略目的不一样。

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战略目的,是寻求与北洋水师决战,企图将北洋水师一举歼灭,夺得黄海的制海权,影响整个甲午战争的局势。北洋水师的战略目的,仅仅是护送淮军刘盛休部到达朝鲜。一场激战打下来,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没有达到战略目的,因为北洋水师实力犹存;北洋水师达到了战略目的,因为淮军刘盛休部在北洋水师的掩护下,成功到达了朝鲜。

遗憾的是,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没有在黄海海战中实现的战略目的,被李鸿章帮助实现了。

黄海海战后,李鸿章产生了畏惧的心态,担心花费极大心血打造的北洋水师,被日军毁灭,便给丁汝昌下了一道命令,要求北洋水师不要出海迎战,而是守在港口里,由海岸炮台进行防护:“有警时,丁提督应率船出,傍台炮线内合击,不得出大洋浪战,致有损失。”李鸿章特别强调,如果因为出动出战,“致有意外疏失,定惟水师是问”。

在李鸿章的严厉要求下,北洋水师真的躲在威海卫港口里,不再出击,导致黄海的制海权落入日军手里,甲午战争的局势,朝有利于日军的方向发展。

不主动出击,就能避免北洋水师的舰船受损吗?不存在的。

1895年2月,当日本海军、陆军联合摧毁了刘公岛海岸炮台后,立即调转炮口来攻击港口内的北洋水师舰船,北洋水师未能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。

最新文章